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信息公开 > 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目录
号: 003216130/2016-01729 信息分类: 政府工作报告
内容分类: 综合政务 发文日期: 2016-05-19
发布机构: 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: 2016-05-19
生效时间: 废止时间:
称: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
号: 词:

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

保护视力色:       

政 府 工 作 报 告

 

2016年1月10日在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

县人民政府代县长  王 珏

 

各位代表:

  现在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
 

  一、凝心聚力、奋发有为,较好完成“十二五”目标任务

  过去的五年,是我县抢抓机遇、应对挑战、成果丰硕的五年,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、城乡面貌变化最大、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。五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县人大、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,开拓创新、奋力拼搏,攻坚克难、真抓实干,较好完成“十二五”各项目标任务,为“十三五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。

  ——五年来,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加快转变发展方式,综合实力显著增强。主要指标持续增长。与“十一五”末的2010年相比,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关口,由65亿元增长到117.4亿元,年均增长10.3%;财政收入成倍增长,由6.6亿元增长到19.33亿元,年均增长23.3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一番,由24.7亿元增长到51.5亿元,年均增长15.1%;固定资产投资由52.8亿元增长到158.6亿元,年均增长24.9%;城镇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3471元、5760元增长到21962元、10291元,年均分别增长10.3%和12.7%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。三次产业比重由“十一五”末的25.5:43.8:30.7调整为21.1:45.8:33.1,二、三产业分别上升2和2.4个百分点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。粮食生产实现“十二连丰”,荣获“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”。获批全县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,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园5个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7家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92家。家庭农场发展到414家。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8个、绿色食品22个,荣获“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县”。新增各类大中型农机具2120台(套),综合机械化率达80%,荣获“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”。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。规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63亿元、是“十一五”的2.1倍。机械制造、新型建材、农产品加工、轻纺服装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,总产值突破150亿元,年均增长14.8%。以新能源、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,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8.6%,年均增长15%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0家,产值突破100亿元,年均增长18%。滚动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462个,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06亿元。全柴集团累计生产多缸柴油机193万台,实现产值149亿元,上缴税金5亿元,入选“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”、“中国内燃机行业排头兵企业”,全柴动力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。商旅服务日趋活跃。大力实施“百亿服务”工程,累计完成增加值154.3亿元,是“十一五”的2倍。南屏农贸市场、儒林外史大酒店、香河国际大酒店、吴敬梓故居等一批重点项目投入使用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04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29.4亿元,荣获“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”。农村信用联社成功改制农商行,中银富登村镇银行、徽商银行正式营业。房地产累计开发面积415万平方米,完成投资115亿元,分别是“十一五”的1.9倍和3.9倍。创新创业成效明显。新增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、创新型企业9家、高新技术产品48个,获批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3项,授权发明专利84件,荣获“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”。发放小额创业贷款6435万元,帮助1100名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。新增民营企业1602家、个体工商户7331户。新增省著名商标8个、名牌产品4个。

  ——五年来,我们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,持续扩大开放合作,发展活力加速释放。各项改革实现新突破。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,推行县、镇两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,建立负面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精简审批项目,优化审批流程,县级审批项目由251项减少为169项。完成26户国有、集体企业改制工作。“营改增”试点渐显结构性减税效应。土地确权经验做法获省政府肯定,国家确权办转发推广。完成集体林权制度、小型水管体制、文化体制改革。医疗卫生、新型城镇化等改革不断深化。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。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66个,总投资超500亿元,分别是“十一五”的4.3倍和2.9倍。实际利用外资由“十一五”末的930万美元增长到8863万美元,增长9倍。成功引进南大光电、天安新材料、中广核风电、金牛集团等一批体量大的项目。荣获“中国招商引资最具竞争力城市”、“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200强”。园区建设迈上新台阶。县经开区建成面积达8.5平方公里,基础设施完成投入12亿元,承接入驻项目89个,天和机械、全柴消失模、嘉来顿活塞、华艺柔印、悦达实业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,被评为“全省首批最具投资发展潜力品牌开发区”。十谭产业园完成“五纵五横”路网建设,8平方公里实现“七通一平”,累计入驻亿元以上项目24个。5个镇工业集中区累计入驻企业138家。

  ——五年来,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更加突出宜居宜业,城乡面貌日新月异。县城品质持续提升。城市控规实现全覆盖。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29个,累计完成投资185亿元。新襄河改造、古襄河治理、城东片区改造、江海新城市广场、太平文化街区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投入使用。完成房屋征收75万平方米,建设安置房102万平方米。新建、改造城市道路130公里、雨污水管网320公里。蝉联“全省文明县城”,获批“市级卫生县城”。集镇建设步伐加快。襄河镇被评为“全国文明村镇”。古河镇入选“全国重点镇”。石沛镇、十字镇、大墅镇成功创建“省级生态镇”。六镇镇、石沛镇、马厂镇荣获“省级森林城镇”。二郎口镇、西王镇获批“市级生态镇”。武岗镇加大集镇基础设施投入,镇区环境有效改观。美丽乡村精彩纷呈。精心打造“精彩一环”,启动建设二环线,稳步推进22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。荣获“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”。黄栗树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,被评为“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”。深入开展“三线三边”环境整治,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常态化、全覆盖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54个“空壳村”全部实现“摘帽”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。完成国省干线改建45.5公里。新建、改造县乡道路194公里。改造危桥80座。完成滁河、襄河、马厂河等89公里河流治理,除险加固44座中小型病险水库,荣获“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”。解决14.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。建成风力发电装机容量14.5万千瓦、110千伏变电站1座。五年完成交通、水利、能源建设投资分别达27.7亿元、11亿元、13亿元。

  ——五年来,我们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,加大环境保护力度,生态建设成果丰硕。节能减排顺利完成。完成节能技改项目187个,关闭粘土砖厂11家,淘汰燃煤锅炉59台、黄标车和老旧车417辆。从源头上加强大气污染防治,强化建筑工地扬尘治理,加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,空气质量有效改善。城乡绿化成效显著。南屏山森林公园、襄河环城公园、生园等项目建成开放,新增城市绿化面积480万平方米,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.1%,获批“省级园林县城”。实施森林增长工程,累计新增造林13.6万亩,建成合宁高速、宁西铁路、京沪高铁生态绿廊101.3公里,森林覆盖率达36.38%,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3个、森林村庄33个,荣获“全国绿化模范县”。治水力度持续加大。新襄河被评为“国家级水利风景区”。黄栗树水库获批“省级水利风景区”。对“五河两库”实行全面禁采,关停水源地周边养殖场32家。完成县污水处理厂建设,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.9%。建成镇村污水处理设施15处。获批“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县”,成功创建“省级生态县”。

  ——五年来,我们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,统筹发展社会事业,群众获得更多实惠。民生工程深入实施。围绕“五有”目标,累计投入民生工程资金31.2亿元,年均增长10%。社会保障更加完善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,荣获“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县”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4.1%。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年均增长10%以上,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全市领先、集中供养率达37.5%。完成9100户农村危房改造、91户渔民上岸安居工程。发放老村干、老民师等七类人员补助资金1159万元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。教育投入持续增加。完成48所学校标准化建设、24万平方米校安工程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。综合文化服务站、公共电子阅览室、农家书屋实现镇村全覆盖。被评为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。“正月十六走太平”被列入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。建成全椒好人馆,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。荣获“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”、“全国科普示范县”、“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”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,被评为“全国信访工作先进集体”。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。连续五年被评为“全省平安县”。荣获“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示范县”、全省“双拥”模范县。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、残联、文联、工商联、科协、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,国防、人防、消防、地震、气象、供销、老龄、慈善、对台、外事侨务、民族宗教、关心下一代、机关事务管理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。

  ——五年来,我们坚持以务实清廉为准则,深入推进依法行政,自身建设不断加强。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引领,持续加强依法行政。建立完善县政府重大事项行政决策机制,10个镇实现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,推动政府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。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,累计办结人大议案、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077件,满意率达100%。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为契机,持续加强作风建设。以高效、规范为目标,从严治理不作为、乱作为、慢作为等突出问题,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,持之以恒纠正“四风”。厉行勤俭节约,“三公”经费支出下降20.5%。开通“5912345”百姓热线,“全天候”为群众排忧解难。以落实“两个责任”为抓手,持续加强廉政建设。突出从严治政,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积极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。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,完善财政资金支出、工程变更、招投标等15项制度。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,节约财政资金5.6亿元。

  各位代表!刚刚过去的2015年,面对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和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,我们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,牢牢把握稳中奋进、好中加快的总基调,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,在攻坚克难中奋力拼搏,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、稳中趋好,实现了“十二五”圆满收官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

  大力调结构,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。认真落实省、市调转促“4105”行动计划,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落地生根,争当全市调转促排头兵。工业经济克难奋进。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,出台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系列政策,加大分类帮扶、精准帮办力度,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,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。设立产业发展基金,兑现企业发展奖励资金3500万元,设立4000万元“过桥资金”,推进“4321”新型银政担和“税融通”业务,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5.3亿元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家,总数达129家,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8.8亿元、增长10.8%。全柴集团被列入国家“两化融合”试点,国四柴油机入选首批“安徽工业精品”,国五柴油机正式发布,四缸柴油机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。县经开区获批“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”。“一区两园”新签约、新开工、新投产项目分别达33个、25个和21个。引导企业上市融资,3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,2家企业正在争取“新三板”挂牌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。粮食总产45.5万吨,增速居全市第一。荣鸿、辉隆、牧龙山、荒草圩四个精品示范园加快建设,完成投入1.6亿元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.4万亩。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6.6万亩。薄壳山核桃发展到2.25万亩,面积居全省第一。除险加固中小型水库13座。全县上下众志成城,战胜了滁河流域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雨情汛情。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。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8.9亿元、增长12.2%。限上企业总数达66家。引进台湾石牛溪集团建设大墅龙山生态旅游项目。城南农产品物流园加快建设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,“卖货郎”电子商务平台正式运营,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亿元。

  聚力促转型,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。鼓励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装备升级,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、“两化融合”企业5家。获批上级政策性资金20.2亿元,增长32.9%。完成技改投入30亿元,增长42.8%。完成经开区科技孵化器建设。南大光电科研团队入选“安徽省十大科技创新团队”,国家“02专项”之高纯特种电子气体项目实现产业化。创新招商方式,坚持县领导“领跑、领谈、领办”项目,扎实开展“百日会战”、“双百行动”等系列招商活动,成功引进亚士创能科技、鸿宁环保科技、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,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8个,总投资105亿元。加快项目建设,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5个、竣工33个。纳入省“861”计划的49个项目完成投资50.5亿元,纳入市“十大工程”的11个重点项目全面建成。

  全力抓建设,发展载体进一步夯实。实施重点城建项目71个,完成投资28亿元。城市总规修编完成专家评审,完成地下综合管网、特色街区风貌等8个专项规划编制。新县医院投入使用,襄河大桥(闸)拆除重建、污水处理厂二期已完成主体工程,赵店河截污、达园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推进。古襄河治理入选全省海绵城市试点项目。加强“三小车”专项整治,城区近4000辆非法客运“三小车”有序退出。巩固提升美丽乡村百里一环,全面启动二环线6个示范点建设。持续开展“三治三增三提升”行动,实施第二轮环卫保洁提升行动,在全省率先运用PPP模式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市场化、专业化。圆满完成秸秆禁烧任务。按照“五审五查”要求,坚决推进矿山关停、整治。

  致力推改革,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。坚持用改革的思路破解发展中的难题,扎实推进行政体制、经济体制、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。承接落实上级下放行政审批项目22项、取消68项。农村土地确权、集体产权制度、金融体制等改革正在有序推进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,全面实施“三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。巩固深化基层医改成果,获批“全省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县”。

  倾力惠民生,发展成果进一步共享。扎实实施省、市33项民生工程,累计投入7亿元,其中县财政配套1.87亿元、增长12.9%。为民办实事项目扎实推进。完成对4个老旧小区、10条后街巷道、2200户农村危房和17座农村危桥改造工程。新解决6.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。优先发展城市公交,优化公交线路,推行系列惠民政策,新增公交车64辆。坚持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,2890名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。新增城镇就业1.17万人。城乡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50.4万人次,发放保险金5.4亿元。新农合参合率达99.5%。救助困难群众6万人次,发放救助金2000万元。为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500万元。加快实施“全面改薄”工程,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,完成6所学校标准化建设。新图书馆、文化馆基本完成,即将开放。信访和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。顺利完成第三届城市社区换届工作。荣获首批“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”,被评为“全省依法治县先进县”、“全省残疾人工作示范县”。

  各位代表!五年的奋斗充满艰辛、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、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。这是市委、市政府和县委统揽全局、坚强领导的结果,是县人大、县政协加强监督、鼎力支持的结果,是全县上下团结协作、奋力拼搏的结果,也是起步于历届班子历任领导打下的良好基础,饱含了各位代表和委员的智慧力量,凝聚了全县人民的辛勤汗水。在此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,向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,向驻县各单位和部队官兵,向在全椒投资兴业的企业家朋友,向所有关心、支持全椒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,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!

  各位代表!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看到,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矛盾和问题:一是实体经济不强,产业结构不优,大项目不多,经济发展方式亟需加快转变;二是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,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还不够完善,在矿山整治、“两违”查处、环境治理等方面工作推进力度还不够大;三是社会事业、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,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;四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适应引领新常态的能力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,对作风建设新要求认识不到位,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以及违纪违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,高效廉洁政府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。对此,我们将高度重视,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。

  二、咬定目标、砥砺前行,携手描绘“十三五”发展蓝图

 

  “十三五”时期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,也是深化改革、加快转型的攻坚期,更是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关键期。综观国内外形势,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,但总体上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,机遇大于挑战。随着南京江北新区建设、皖江示范区展期等多重政策机遇叠加,我县区位、交通、生态、资源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,有利于参与区域分工合作,承接产业转移,持续增强发展动力。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,我县产业基础进一步厚实、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、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,为“十三五”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与此同时,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在持续,新旧动能转换还在路上,今后的工作依然充满挑战。全县上下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形势,牢固树立战略思维、系统思维、辩证思维、底线思维,拓宽发展思路,抢抓发展机遇,转变发展方式,提升发展水平,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。

  “十三五”时期,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: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以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紧紧围绕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坚持发展第一要务,贯彻落实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发展理念,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抓手,以增进人民福祉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稳中奋进,好中加快,能快则快,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,争当全市承接产业转移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排头兵,为建设环滁皆美家园作出新的贡献!

  “十三五”时期,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:紧紧围绕实现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,推动“五个发展”,实现“四个翻番”,综合实力冲刺“省市前列”。

 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。经济增长速度全省争先、全市领先,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。地区生产总值确保230亿元,力争260亿元;规上工业企业确保260家,力争突破300家;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,冲刺600亿元;财政收入确保35亿元,力争40亿元。

 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。三次产业结构和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,一产占比15%以下、二产占比50%左右、三产占比35%以上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力争达到60%,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力争达到60%。

 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。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果,政府职能实现根本性转变,市场和社会活力显著增强。全面依法治县取得新成效。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健全、更加完善。

  城乡发展统筹推进。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,县城、重点镇、中心村面貌显著改善,城乡发展更加协调。

 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。生产空间、生活空间、生态空间科学布局,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,资源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。全面完成省、市下达节能减排目标任务。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、国家森林城市。

 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。社会事业加快发展,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,社会更加和谐稳定。

  实现“十三五”发展目标,重点要把握和推动五个方面工作:

  (一)以工业强县为重点,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发展,着力构筑现代产业新体系

 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,推动“双创”与“互联网+”、“中国制造2025”、调转促“4105”行动计划相结合,加快构建以传统产业为基础、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、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。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发动机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,力争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,争创省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。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。引导机械制造、家电电子、轻纺服装等传统产业走品牌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之路,促进向产业链高端发展,加快推进全柴集团实现“百亿”目标,培育产值超10亿元企业10家、超亿元企业100家。实施园区转型升级工程。坚持集群发展、绿色集约、产城融合、示范带动,着力构建以县经开区为主导,十谭产业园、杨桥工业园和镇工业集中区为补充的发展新格局,到2020年园区规上企业达200家,产值突破400亿元。实施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。推动现代物流、电子商务、金融服务、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、高端化方向延伸,促进旅游、文化、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、品质化方向提升,到202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0亿元。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。支持全民创业,加快众创空间、创新工场、科技孵化器等创业基地建设,到2020年,力争私营企业达4500家,个体工商户达2万户,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75%。

  (二)以城乡一体为目标,坚定不移推进协调发展,着力建设美丽幸福新家园

  坚持把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,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,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。优化空间布局。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,构建一核一副两片“112”区域空间框架,强化县城核心集聚功能,把古大经济片区打造成为县域经济第二增长极,着力打造浦合经济片区,加快发展沿山生态旅游片区。加快新型城镇化。实施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,基本完成棚户区、城中村和危房改造,提升县城集聚度和宜居性。按照集聚集约集中的原则,加快古河、二郎口等中心镇建设,着力打造大墅产业新城,积极发展一批特色小集镇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。按照“发展中心村、保护特色村、整治自然村”的要求,进一步巩固成果、扩大优势,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县域全覆盖。

  (三)以生态文明为导向,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,着力彰显美好全椒新形象

  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,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,实现绿色富县、绿色惠民。强化环境综合治理。全面推进水污染、大气污染、固废污染、农业面源和土壤污染防治,实施绿色全椒行动,加大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力度,持续改善人居环境。加强资源节约利用。严守资源环境保护红线,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、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,坚决淘汰落后产能,推进工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节能降耗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。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主平台,推进基础建设、科技推广、主体培育等“六大行动”,到2020年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17家,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,农业基础更加巩固。

  (四)以深化改革为引擎,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发展,着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

 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必由之路,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,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,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保障。深化重点改革。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、城市管理、金融财税、社会事业和农村综合改革,努力形成一批改革品牌。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以改革新突破开拓发展新境界、引领发展新常态。扩大对外开放。全面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建设,坚定不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创新招商引资方式,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,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;引导支持企业“走出去”。推进区域合作。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,全方位对接南京江北新区;主动融入合肥经济圈,加强区域经济协作,承接产业转移,不断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。

  (五)以惠民利民为宗旨,坚定不移推进共享发展,着力实现群众生活新愿景

  坚持把共建共享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落脚点,按照人人参与、人人尽力、人人享有的要求,守住民生底线,补齐发展短板,统筹社会事业,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、更强的幸福感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。围绕“三年脱贫、两年巩固”的总要求,强化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措施,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,压紧压实扶贫脱贫责任制,确保全县贫困人口如期全面脱贫。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。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,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,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,大力发展体育事业,繁荣发展文化事业。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。把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,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。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,发展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。建立城乡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。完善社会救助制度,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。加强法治全椒建设,创新社会治理,不断织密织牢社会稳定“安全网”。

  

  三、提振精神、奋力拼搏,努力实现“十三五”首年良好开局

 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,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,更是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重要之年。今年,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、中央和省经济工作、城市工作、农村工作、扶贫工作以及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、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、全市经济工作暨招商引资动员会、县十三届党代会第二次全会等系列重要会议精神,落实五大发展理念,坚持稳中奋进、好中加快的工作总基调,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统筹做好稳增长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各项工作,增动力、补短板、强保障,确保“十三五”开好局、起好步。

  今年,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130亿元,增长10.5%;财政收入21.6亿元,增长12%以上;固定资产投资190亿元,增长17%以上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.5亿元,增长12.5%;进出口总额9700万美元,增长11%;城镇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.5%以上和12%以上。节能减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。

  围绕上述目标,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:

  (一)突出转型升级,在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发展质量上实现新突破

  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。深入推进项目带动,叫响压实经济工作项目化、项目工作责任化。抢抓机遇争项目。认真研究五大政策支柱、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提供的重大机遇,找准抓项目、争资金的切入点和突破口,精心谋划一批“大新专”项目,建立“调转促”重大项目库,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、省专项规划和计划盘子,力争获批上级政策性资金不少于20亿元。千方百计招项目。抢抓重大政策叠加和产业转移机遇,围绕主导产业、中字头、国字号知名企业、上市公司,开展以商招商、产业招商、协会招商、商会招商,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,带动产业转型升级,力争招引亿元以上项目50个,到位资金100亿元。齐心合力建项目。全面实施“四督四保”制度,实行项目建设台账管理,一个季度一个主题,压实责任,压茬推进。加快推进滁马高速连接线、古襄河生态景观工程等“政府投资十大重点工程”建设,支持帮办亚士创能科技、鸿宁环保科技、海螺二期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,全年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5个,新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项目30个。健全机制为项目。健全完善帮扶帮办工作机制,加大帮招、帮办、帮扶力度,实行“五个一”工作机制,确保从项目签约、落地,到建设、投产的全程“一条龙”服务。修订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,实行“五制”和“五后”管理模式,确保每个项目都建成精优工程、干净工程、德政工程。

  推动工业经济扩量提质。加快园区升级。按照产城一体、宜居宜业、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,聚焦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,完善县经开区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,力争扩区规划获批;完成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,严把项目准入、用地评价和合同履约关,确保“三新”项目均不少于10个,争创省级创新型园区。十谭产业园、杨桥工业园要进一步完善规划,加快路网管网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,确保“三新”项目分别不少于15个、10个。加快产业升级。做强主导产业。鼓励支持全柴走出国门,到境外进行投资、并购,加大战略重组与合作,带动机械制造业做大做强;支持全柴加快国六和非道路国四柴油机等高端产品研发,争创国家级“两化融合”示范企业,力争实现产值38亿元。做大新兴产业。完成中广核风电二期、龙源风电三期等一批项目建设,促进南大光电、天安新材料等企业达产达效,实施渔光互补光伏发电、凯迪生物质能源等项目建设,力争新兴产业产值达60亿元,增长19%。做精传统产业。鼓励推动传统产业企业腾笼换鸟、机器换人、产品换代,力争新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企业10家。加快企业升级。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,支持悦达实业、兴达机电等企业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。围绕“三去一降一补”,重组“僵尸企业”,严格规范涉企收费,降低企业成本。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,实现增加值44亿元、增长12%。

 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。突出发展旅游业。实施旅游业攻坚行动,完成旅游总体规划修编,深度挖掘旅游资源,加大旅游招商力度,推进与国内知名旅游企业战略合作,加快推进神山、龙山、岱山湖等一批旅游项目建设;筹组神山、黄栗树风景区管委会,统筹推进神山、黄栗树片区建设;做好“旅游+”文章,推进产业融合,开发旅游产品,推动智慧旅游建设,积极做好“千年古县”申报、保护工作。融合发展文化产业。加快儒林外史国际文化城、太平民俗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,实施儒林文化片区改造提升,启动吴敬梓纪念馆改造提升暨吴敬梓故居周边环境整治工程,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。加快发展电子商务。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,支持意大利商贸城发展跨境电子商务,加快颐高电子商务产业园、“卖货郎”和“每天惠”电子商务项目建设,力争用2-3年时间创建全省、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。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。完成城南农贸市场、农产品物流园、荣汇时代广场等项目建设,鼓励商贸企业向农村延伸和拓展,积极构建布局合理、特色鲜明、方便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。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。实施公办敬老院提升工程。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健康养老产业,启动大墅龙山生态养老、天年宜养园等项目建设。稳步发展房地产业。出台政策支持房地产企业消化存量、调优增量,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,发展住房租赁市场,把公租房保障范围扩大到非户籍人口。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重,充分利用存量房源,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。

  (二)突出内涵建设,在提升城市品质和打造宜居环境上实现新突破

  用现代化理念优化规划布局。围绕打造山水人文融合、宜居宜业、精致秀美幸福城市,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、文化特色、职住平衡等多种因素,提升规划水平,促进“多规合一”。高起点完成县城总规和城南片区、城东片区控规修编,完成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编制,完成袁家湾老街、河湾老街和太平老街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。健全规划批后监管制度,加大规划执法检查力度,确保规划“一张图”、空间“全覆盖”。

  用精品化工程加快片区开发。加快建设城东区域,启动实施“三横四纵”区间路网,完成公共卫生服务中心、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,启动笔峰中学、高级职业中学、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。优化提升城南片区,完成党校二期、达园、儒学苑安置房等续建项目建设,启动客运中心、公交中心、襄河港等一批项目建设。有序开发城北新城,完成三条10公里道路建设,加快奥能新城、罗柘水库公园、会展中心建设,启动北大附属中学建设。加快推进老城改造,启动吴敬梓路改造提升,推进综合市场和停车场建设。加快海绵城市建设,推进古襄河景观提升、古桥修复工程,完成老赵店河截污和污水管网连通工程。加强老旧小区改造,健全物业管理机制,改善群众居住环境。

  用精细化模式推进长效管理。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,按照重心下移、权责一致的原则,大力推行网格化、扁平化管理模式,发挥社区作用,落实管理任务,对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,建立健全常态化管理机制。以“三治三增三提升”为抓手,重点实施整洁、畅通、拆违、增绿等“六项行动”,启动建设数字化城管系统,按照“消除存量、控制增量”的要求,加大“两违”查处力度,实现城市管理无缝隙、无盲区。创新城市治理方式,实施市民素质提升行动,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,真正实现文明城市共治共管、共建共享。

  (三)突出城乡统筹,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美丽镇村上实现新突破

  全力推进精准扶贫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“六个精准”和“五个一批”的总体要求,围绕“扶持谁、谁来扶、怎么扶”,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,做细做实“建档立卡”工作,因村因户制定脱贫的时间表、路线图和任务书。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落实扶贫脱贫责任制,重点在产业扶贫、智力扶贫、金融扶贫、基础设施扶贫等方面下功夫。建设5个贫困村光伏电站,实施库区移民避险解困项目,确保完成4300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。

 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。加快农业产业化。推进辉隆、荣鸿、牧龙山、龙山、荒草圩5个精品示范园建设。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,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、农民合作社为纽带、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,力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30家,争创省级产业化联合体1个。加快农业市场化。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,力争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。实施“电商惠农”工程,力争农村电子商务营业额达5000万元。加快农业特色化。围绕粮油、养殖、蔬菜、林果四大主导产业,调整优化结构,大力发展万亩优质稻米、万亩油菜、万亩稻虾、千亩葡萄、千亩桃园等8个特色产业基地,因地制宜发展城郊农业、休闲农业、观光农业。加快农业品牌化。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,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,积极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,力争新增著名商标1-2个、品牌农产品10个。

  发展壮大镇域经济。启动建设古大经济片区。编制古大经济片区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,按照“镇当城建”的要求,加快大墅新型城镇化建设,大力发展家具制造、养老养生和旅游度假产业,打造合肥经济圈的名镇新亮点;支持古河镇培育壮大机械制造、农产品加工、商贸物流产业,启动古河港口改扩建、古大路改造工程。着力打造浦合经济片区。襄河镇、十字镇、武岗镇、二郎口镇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,加快推进工业集中区、商贸集聚区、农业示范区建设,打造工业强镇、商贸重镇、旅游名镇和文化古镇。积极发展沿山生态旅游片区。六镇镇、石沛镇、马厂镇、西王镇要依托“三山三湖”等生态资源,大力发展生态农业、林果业和旅游经济,打造生态、旅游经济强镇。

 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。转变发展思路。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“以点为主”向“以点带面”转变,从“建设为重”向“建管并重”转变,从“盆景”向“风景”转变,促进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。突出建设重点。围绕扩大受益面、覆盖面,推进“美丽乡村+”,加快镇政府驻地及被撤并乡镇所在地环境整治,实施武岗、石沛、大墅、西王4个集镇基础设施建设,完成2个示范村建设,改善镇容村貌,优化人居环境。调动多方参与。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,加强美丽乡村后续管理。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,支持发展薄壳山核桃、中药材、蔬菜、瓜果等特色产业。支持央视《美丽乡村过大年》特别节目走进我县,多角度宣传展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。

  持续改善基础设施。努力建好“五网”。交通网。继续推进滁州大道建设,实施吴庄至乌衣、周岗至西王道路改建,改造55公里县乡公路。水利网。加快县城及周边排涝站建设,完成襄河大桥(闸)拆除重建,启动襄河三期治理、荒草圩蓄滞洪闸、黄栗树水库除险加固扩容工程,改造提升“八小水利”工程,完成11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和53条渠道扩清。农田网。实施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战略,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。能源网。实施“镇镇通”天然气工程。完成114公里输变电线路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。支持风力发电、光伏发电场建设。信息网。积极推进“三网融合”,有序推进3G、4G网络覆盖城乡、无线局域网覆盖公共场所,着力建设智慧城市。农村广播网投入使用。

  (四)突出深化改革,在创新体制机制和建设生态文明上实现新突破

  深化重点改革。突出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,敢于啃硬骨头,敢于涉险滩,扎实抓好结构性改革措施精准落地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。全面实施县镇政府权力清单,按照“放、管、服”要求,精简审批事项,推进流程再造,提高办事效率。推进县镇村三级服务中心建设,加快建立电子政务平台,县经开区全盘复制苏滁产业园一站式服务和“2号章”模式,打通便民服务和为企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。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,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,健全土地流转准入、监管、退出和风险防控机制,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、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,推进国有林场改革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。实行全面规范、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,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,做好存量债务置换。建立财权事权相匹配的县镇财政管理体制。落实推进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。深化社会事业改革。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。完善教育领域改革,稳步推行中小学教师“无校籍管理”。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,完成县域医共体建设,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。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。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,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。完善“一照一码”登记制度,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环境。

  强化要素供给。做好资金保障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,进一步扩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,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。加强融资平台管理,加大融资力度,完成城投债发行工作。抓住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等多重机遇,引导支持企业上市直接融资,力争在“新三板”挂牌企业2-3家。鼓励县农商行增资扩股,支持县信用担保公司做大做强,更好发挥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作用。做好用地保障。坚持挖存量和扩增量并举,依法处置闲置低效用地,通过单独选址、计划奖励、增减挂钩等多种途径,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不少于2000亩。做好人力资源保障。制定人才引进激励政策,打造优秀企业家、优秀研发团队、专业管理人员、高素质产业工人“四支队伍”,让更多人才引进来、留得住、发展好。

  优化生态环境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,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着力打造地绿天蓝、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。加强污染防治。严把项目环评、能评关,从源头上严守生态红线。强化饮用水源地管理,推行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水源保护责任制,有序推进黄栗树水库上游村庄和养殖场搬迁,加强农村自来水厂水质监测,保障群众喝上“放心水”。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,狠抓工业废气、建筑扬尘、燃煤锅炉、秸秆禁烧等源头治理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严控新增畜禽养殖场。全面推进矿山整治,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。节约利用资源。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,划定永久基本农田,加大土地整理和复垦力度,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。坚守水资源开发利用等“三条红线”,启动二水厂扩建,推进企业节水技改和农业节水灌溉项目。树立节能环保意识,倡导低碳生活方式,新增新能源公交车70辆。加快绿化美化。继续推进“三线三边”环境整治。实施“1532”林业生态工程,完成1万亩新增造林任务,争创省级森林城市。实施花草景观和绿化提升行动,启动建设义园,新增绿化面积70万平方米以上。

  (五)突出共建共享,在保障改善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上实现新突破

  更大力度办好民生实事。按照“保基本、兜底线、促公平”的要求,深入实施省市33项民生工程。围绕办好一批让群众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得实惠的民生实事,继续实施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: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;实施南屏山体育公园建设和体育场改造;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;建设街头绿地和市民公园;改造3-5个老旧小区;完成10000平方米后街巷道改造;完成2000户农村危房改造;建成5座以上公厕;建设4000平方米摊点群;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改造提升工程,再解决8000人饮水安全问题。

  更高标准完善社保体系。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,鼓励创业带动就业,确保全年新增就业6000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。推进社会保险提标扩面,加强资金监管,提升服务水平。继续抓好“阳光低保”,规范五保供养,加大社会救助力度,支持残疾人和慈善事业发展,兜住困难群众生活底线。健全多层级住房保障体系,完成8万平方米续建保障性住房建设。

  更加快速发展社会事业。围绕建设教育强县,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,完成8所学校改薄任务,大力发展学前教育,努力办好高中教育,积极开展素质教育,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。围绕建设健康全椒,启动县中医院迁址工程,支持同仁医院;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向外地大医院借智借力,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。落实全面二孩政策,促进人口均衡发展。围绕建设文化全椒,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、文化乐园、村农家书屋建设,支持民间文艺社团发展,加强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,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体育场馆建设,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积极推进足球教育。

  更加有力加强社会治理。创新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,推进“阳光信访”、“法治信访”,依法有效解决群众诉求。深入推进“平安全椒”建设,启动“天网”三期工程,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。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整治,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。建设极端气候事件预测预警系统,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处置能力。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推进“儒林全椒”APP、“美好全椒”官方微信等新兴媒体发展,弘扬主旋律、激发正能量。加强网络安全监管,建立网络舆论引导和舆情监测机制。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和“双拥”工作,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。支持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、残联、文联、工商联、科协、红十字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,继续推进档案、统计、人防、地震、气象、消防、供销、老龄、慈善、对台、外事侨务、民族宗教、机关事务管理等各项事业发展,促进社会全面进步。

  (六)突出依法行政,在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执政水平上实现新突破

  新形势、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。我们将以发展为要,以实干为先,以事业为重,以人民为本,全面加强自身建设,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。

  建设学习型政府,提高执行力。新的政府班子将学习作为永恒的追求,坚持县政府集体学习制度,深入开展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从先进理论中找动力,从先进典型中找经验,纵向比增强信心,横向比找准差距,做到“跳出一隅谋全局、在谋全局中抓好一隅”。加强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,强化政  治修养,保持政治定力,力求在践行“四个全面”、推进“五个发展”、加快“调转促”等方面多出办法、多出成果,真正使“十三五”确定的发展思路、目标任务和方法措施转化为广大干群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,努力把美好蓝图变成发展现实。

  建设法治型政府,提高公信力。坚决维护县委核心领导,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,认真办理人大议案、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。认真落实《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》,牢固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、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理念,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,规范部门行为,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,确保法律严格公正实施,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,切实维护群众利益。全面推进依法治县,启动实施“七五”普法。加快推进政务公开,有效保障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。

  建设服务型政府,提高亲和力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,始终站在群众立场谋划工作,汲取群众智慧改进工作,凝聚群众力量推动工作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多到基层一线了解情况,倾听群众呼声,畅通百姓热线、县长信箱等为民服务渠道,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。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,大力践行“严实工作法”,倡导“马上就办”,坚持重商亲商安商富商,充分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激情,让政府有形之手、市场无形之手、企业家勤劳之手紧紧相握、同心发力、共同发展。

  建设创新型政府,提高竞争力。政府部门全体人员要高举创新的大旗,全面推进理念创新、制度创新、方法创新,以创新解难题,以创新促发展。坚决破除小富即安、小进则满的保守思想和固步自封、骄傲自满的错误观念,进一步砥砺担当精神,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,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,对于符合全椒实际、定下来的事情,要雷厉风行、殚思极虑、不退缩、不推诿、不绕弯,坚持不懈攻坚克难,一招不让抓好落实,努力形成全县一盘棋、上下一条心、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合力,把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。

  建设廉洁型政府,提高凝聚力。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,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坚决做到“红线不越、底线不丢、高压线不碰”。巩固深化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成果,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,弛而不息反对“四风”,加强政府机关作风建设,坚决整治庸、懒、散、乱、慢等现象,强化监督检查,严格责任追究,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、常态化。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,强化政府投资项目、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监管,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,真正把有限的财力更多地用在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上。坚持从严治政,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,以“零容忍”的态度惩治腐败,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。

 

  各位代表!回顾过去,椒陵大地创辉煌;展望未来,全椒明天更美好!让我们在中共全椒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,坚定信心,同心协力,继往开来,开拓奋进,努力实现“十三五”良好开局,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,为开创美好全椒建设新局面、谱写人民幸福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!

OA办公
返回顶部